华中农大水产学院使用DMP-300在NC期刊发表高分文章

2025-04-16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渔业资源与环境系刘香江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IF 16.6)期刊上发表题为“The role of pyruvate dehydrogenase in the lifespan determination of daphnid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解析枝角类模式生物的代谢进化策略,发现丙酮酸脱氢酶(pyruvate dehydrogenasePDH)活性的降低是延长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揭示能量代谢与寿命调节的关键分子机制提供了新见解。

图片

该课题组使用我司(微科精密MPI)提供的显微注射泵系统DMP-300、数码体视显微镜等产品,进行相关课题研究中的显微注射操作实验。

图片
微科精密MPI提供的显微注射系统其稳定性及精准度得到了用户的良好反馈,我司将继续做好产品的更新研发,为用户持续提供良好的产品和服务。
数码气压显微注射泵DMP-300如下图:
图片
论文的部分内容如下:

枝角类,俗称“水蚤”,是淡水生态系统中的关键浮游动物类群,生命周期、生长条件易控且遗传资源丰富,正逐渐成为寿命研究的非传统模式生物。研究聚焦于具有特殊附着习性的老年低额溞(Simocephalus vetulus与常见浮游滤食的中华溞(Daphnia sinensis相比该物种特化的第二触角末端形成钩状刚毛结构,如同微型生物锚链,使其能长期附着在水生植物表面生存。老年低额溞随波逐流浮游滤食的生活习性演化出独特的着生存策略堪称枝角类中“树懒”这种“躺平型”生存模式与相同环境中活跃游的中华溞形成鲜明对比。研究发现,着型老年低额溞的基础代谢率较游泳型中华溞降低近30%,而平均寿命却延长达1.5倍。这“低耗能-长寿命”的生存策略,可能是连接“慢生活”与“长寿命”的重要分子开关,为能量代谢与衰老的关系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图片
图片
图片

文章原文链接如下: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5-58666-w#Sec32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